找到相关内容48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名山:翻开地藏菩萨信仰专门道场的那段历史

    挂蒲牢于其中;立门楼,以冠其寺。”于是乎,“丹素交彩,层层倚空,岩峦队起于前面,松桧陈横于后岭,日月晦明以增其色,云霞聚散而变其状,松声猿啼,相与断续,都非人间也。”建中(780—783)初,郡守...

    佚名

    |朝圣|九华山|地藏菩萨|佛教名山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4/17270776855.html
  • 禅宗何以又在隋唐以后排斥禅定

    ,你的因缘凑合了,自然应当见道。马祖又问:道,并非有色相可见,怎样才能见呢?师曰:心地的法眼,自能见道,无相三昧,也便是这个道理。马祖又说:这个有成有坏吗?师曰:若以成坏聚散而见道者,就并非道了,我说...

    南怀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35877197.html
  • 达真堪布开示——是心即佛

    聚散,只能随缘,不能攀缘。顺利时不要得意,逆境中不要害怕,坦然对待,好坏都是自己的心。如同大海与波浪,大海不执着波浪,波浪也不影响大海,波浪离不开大海,大海也离不开波浪。面对任何人、任何事,不起烦恼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4678878.html
  • 佛教与和谐生态

    缘,则是关系形成的辅助条件。一切事物都由因缘的聚散而生灭,由因缘生灭而产生现象界万法,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离开因缘关系而独立存在。正如《杂阿含经》里所说:“有因有缘集世间,有因有缘世间集;有因有缘灭世间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64781050.html
  • 看破放下,自在法乐

    。世间的一切情缘在聚散中谱写几多悲欢几多愁,离离合合本是生命中按捺不住的跳动的音符,又何必泪湿衣襟。在分别的当口,又何必苦强求,正如生命中的每一个故事,是你的就是你的,不是你的终归不属于你,万事随缘,...

    慧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40382437.html
  • 汶川学生微笑着迎接高考

    一起经历心理阴影聚散的过程。高考报名时,周秀华让班主任了解学生意愿,得到的答复是“没有一人选择放弃”。那一刻,她开心地笑了。   学生付舒会说,在龙泉驿的两个学期,心理志愿者...

    佚名

    |社会|教育|纪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6/09242582710.html
  • 中国民间宗教研究的学术转向

    规定了教门的信仰生态和存在模式。地方膜拜仪式是种混合性的“信仰合力”,它不仅构建了民间教门的现场活动方式,而且左右了民间教门在聚散之间的若即若离的辩证运动。   民间宗教教门新的研究取向既应强调将文献...

    陈进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0565083736.html
  • 常与无常的讨论

    如果世间一切永恒常住,则世界必然一片死寂,惟其一切法是由因缘和合而起,缘聚则生,缘散则灭,所以才有春夏秋冬的四时运转,才有花开花落、月圆月缺的物换星移,才有聚散穷通、悲欢离合,也才能构成一个生机无限,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444186657.html
  • 佛教的生命态度:智慧和慈悲

    出生的不能自我选择父母,不能选择出生的家国,不能自主的选择出生的时间;再比如成人之间的聚散,我所喜的,总是与我分手,我所厌的,却总是围绕眼前;还有“纵有千年铁门槛,终须一个土馒头”的不争事实,确确实实...

    佚名

    |观点|慈悲|智慧|生命态度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2320089388.html
  • 情爱重缚——益西彭措堪布开示

    悲欢离合”,本来聚散不定,这又岂是耽著情欲的凡夫所能作得了主的?印度的帕单巴尊者曾说:“夫妻无常犹如集市客。”所以对此人间聚散当以放下随缘的态度观待。   是否人人都将欲乐执为人生的最大快乐而紧执不放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|戒淫|情爱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5/212529588.html